·70·
ITlor effectiveness a鲥nsl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rlCb'T[J].Cancer。
1992。69(4):893—900.
[4]Andr6T,Boni c.Mounedji—BoudiafL。et a1.Oxaliplatin。fluoroum-
oil,and leucovorin聃adjuvant treatment for colon canc*.N End J
Med,2004,350:2343—2351.
[5]Louver C,Andre T。Tigaud J M,et a1.PhaseⅡstudy of oxalipla.
tin,fluorouracil。and folinic acid in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
gastric cancer patients[J】.Clin Oncol,2002,20(10):4543—
4548.
[6] 金懋林,陈强。程风歧,等.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一F1J
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[J].中华肿瘤杂志,2003,25(2):172—
174.
(收稿日期:2009—06—11)
(本文编辑陈景景)
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护理体会
侍海棠
摘要目的:探讨d,JL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措施。方法:对1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息儿实施精心的基础护理、对症治疗、心理
护理和出院指导。结果:18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,平均住院14 d。结论:及时、有效、积极、精心的护理,可减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并发
症的发生,促进疾病恢复,减少住院日。
关键词传染性;单核细胞增多症;护理
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(IM),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所
致的急性传染病。临床上以发热、咽峡炎、淋巴结及肝脾肿
大、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,血清中可测
得嗜异性凝集抗体和EB病毒抗体等为其特征⋯。传染性单
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目前尚元特殊疗法,患儿多
在发病后2个月内自愈,一般采取对症治疗,加强护理,密切
观察病情,及时处理并发症LI】。2008年10月一2009年4月,
我科共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8例,现将护理体会
报道如下。
1临床资料
1.1一般资料
本组患儿18例,男13例,女5例。发病年龄6个月一13
岁,其中6个月一3岁8例,4—7岁7例,8一13岁3例。18例
患儿均采用抗病毒药物及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,全部痊愈出
院,平均住院14 d。
1。2症状体征
18例患儿均有咽峡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;腹股沟淋巴结
肿大者6例,多为花生米至蚕豆大小的淋巴结,质韧,无明显
触痛,无压痛、粘连,活动度好。发热15例,热型不规则,热程
3—20 d。伴咳嗽6例;扁桃体炎5例;皮疹6例;肝脏肿大8
例,脾肿大6例。多为轻中度。
1.3诊断标准睢1
(1)典型临床表现:发热、咽峡炎、淋巴结及肝脾肿大。
(2)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>10%。(3)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。
(4)EB病毒抗体阳性。具备第一项及其他三项中任何一项,
即可诊断。本组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。
作者单位:22.200.2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
侍海棠:女,本科,护师
2护理措施
2.1基础护理
2.1.1保证休息为患儿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,在墙上贴患
儿喜欢的卡通画,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不安心理。对于
心肌酶高的患儿更应该卧床休息,热退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
劳累,以促进损害心肌的恢复。
2.1.2饮食护理指导家长正确喂养,给予患儿营养丰富、
清淡易消化的流质、半流质或软食,如蒸蛋、牛奶、果汁、鸡鱼
肉汤等,避免进食过热、过硬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进食时患
儿取半卧位,并嘱患儿勿讲话,以免引起误吸。
2.1.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,勤换内衣裤。有皮疹的患
儿应穿宽松的棉质衣物,勤剪指甲,每周l一2次,以免抓伤,
保持手部清洁。保持床单平整、干燥、清洁,无碎屑。
2.2对症护理
2.2.1高热的护理大多数患儿往往高热数日不退,最高体
温达4l℃。应认真观察并记录患儿体温的变化,测量体温、
脉搏和呼吸,每4 h 1次,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,要随时测量
并进行记录。体温超过38.5℃时采用物理降温,如温水擦
浴,出皮疹者避免酒精擦浴;体温超过39.0℃时,给予冰块冷
敷;高热持续不退者,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退热剂,如布洛芬混
悬液。
2.2.2咳嗽、咽痛的护理咳嗽患儿给予止咳、祛痰药物,必
要时给予雾化吸人。咽痛患儿给予清淡、无刺激性的流质或
半流质饮食,且温度不宜太高,以免加重患儿的咽痛;扁桃体
红肿、有分泌物时用生理盐水擦拭,再涂以阿昔洛韦液,每日
2次。
2.2.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累
及多个脏器和系统的病变,多见于肝炎、心肌炎、肾炎、血小板
减少性紫癜等¨1,因此,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